小说孟元熙姜晏如长安路漫漫完整版阅读-全文小说孟元熙姜晏如长安路漫漫
。 我欠身还礼,而后道:「将军言重了,看见夫人和公子平安,我便也放心了。」 那镇国将军拉着父亲好一通寒暄,仿佛二人之前从无龃龉,而是多年好友一般,他还说待幼子满月,要一家人亲自登门致谢。 与镇国将军化干戈为玉帛,于姜家,于朝廷,皆是幸事,父亲也乐见其成。 只有哥哥眉头紧锁,试探性地问道:「妹妹,为何我总觉得这些事皆在你意料之中?」 我反问道:「难道我是神仙不成?还能未卜先知了?」 他挠了挠头,似乎觉得有哪里不对劲,可是他又说不上来,只能欲言又止,化为沉默。 那镇国将军的夫人本就是突然早产,身旁侍奉的婢仆都没料到,又有谁能猜到我是提前得知呢? 至于孟元熙,只能说其他事在她意料之中,而我的提前出现,在她的意料之外。 前世,太子废而复立,便是因为身后有镇国将军的支持。 可这一世,孟元熙来迟了。 镇国将军府大办满月宴之时,盛情相邀,竟让我坐于主桌,将军夫人更是拉着我的手夸个不停。 而孟元熙则被冷落了,人人都知道是因她的介入才导致太子退婚,这等情况下,将军夫人只是象征性的行了个礼,便不再顾着她了。 她手中的帕子被捏得变了形,自她从火灾现场被救出来后,她就没受过这等冷遇。 从前她也不过是京中闺秀中不甚起眼的那一个,多年来籍籍无名,而后脱胎换骨,惊艳众人,此后一直是京都的风云人物,难得受此冷遇。 我与太子相逢于池院之侧,他的眼里有些许愧疚,而后道:「晏如,愿你再择佳配,莫再执念了,不要因孤耽误你余生幸福。」 他以为我还在记挂着他? 我摇头轻笑,只觉得有些讽刺,前世我确实执念良久,大病一场,可他置若罔闻,不曾过问半句,只沉浸在孟元熙的温柔乡里,而今我眼里心里都没有他半分位置,他却说着这般关怀之语。 我漠视着他,转头离开,却撞见孟元熙在远处看着我们,周身透着寒意。 7 满月宴结束之后,太子便被派往沿海之地,调查贩卖私盐之案。 可是太子刚去月余,便传出太子妃病重的消息。 前世孟元熙也的确「病重」过一阵子,可是距离这事发生尚需两年。 彼时是因为太子对她情意淡化,欲纳侧妃,她才服了一种药刻意装病,太子见她「病入膏肓」,也忆及当年那初见惊艳、再见倾心的过往,她也趁着太子陪她的时间重现过往的美好回忆,并许着那「上穷碧落下黄泉,生相随死相伴」的感人诺言,直到太子对她情深如昔,她也就渐渐「病愈」了。 可现在,她似乎感受到了威胁,便将这些动作都提前了。 太子听闻她病重,已顾不得那私盐大案,将那些事交托于臣下,便慌忙回京。 可太医院的太医们束手无策,最后却是一江湖神医入府医治,那位神医说若得一味奇物作为药引便能医治,此物名叫雪槲莲,比那冰山雪莲更为稀有。 唯有此物,方可救命,可是就连国库中也没有这珍奇之物。 其后那神医又道,若是取服用过此物的人一滴心头血入药,也可起相同功效。 这消息传出来的时候,满京之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姜家。 我幼时患病,便服用过此药物。 显而易见,孟元熙这便是冲着我来的了。所谓的江湖神医,大概就是与她沆瀣一气之人。 哥哥说东宫之人若敢上门,他就打折他们的腿。 可是该来的终究会来,还是太子亲自登门,哥哥手中的棍棒差点落了下去,得亏是父亲及时叫住了他。 太子满脸憔悴,眼眶微红,朝着我俯身一揖,声音也略微有些沙哑,「晏如妹妹,元熙她病入膏肓、时日无多了,求你救救她吧。」 「她病入膏肓,与我何干?」我眉眼微挑,反问着他。 他显然被噎住了,怔在了原地,过了半晌后才说道:「孤知晓你是介意退婚之事,可是万般过错都是孤的错,你莫要迁怒于她,而今不过是取一滴心头血便可救她的命,于你而言,又有何难?」 「太子说得这般轻巧,还真是刀不剜在自己身上便不觉得疼。」我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之意。 他竟满眼都是错愕,「你何时变得这般冷血了?」 我看着他如今被蒙在鼓里就像个傻子一样,只觉得甚是可笑,他这般失态,倒让我对孟元熙的把戏起了好奇心。 我拍了拍衣袖,「那我就随你走一趟吧,且去看看情况。」 哥哥满脸紧张,可拗不过我,便挑了些会武功的侍卫与我同行。 其实,不必如此。 入了东宫,我瞧见孟元熙靠在榻上奄奄一息的模样,屋内弥漫着药味儿。 不得不说,那江湖神医给她的药还真是有些神奇之处的,这病重垂危之象足以乱真。 若非我早知实情,怕也觉得她不久于世了。 我让众人退了出去,屋内只有我与孟元熙二人,她高一声低一声地咳嗽着。 「只有你我二人了,你也不必伪装了吧?」我悠然落座,抚摸着指甲上的蔻丹。 8 她眸光微冷,定定地望着我,眼底透着探究和打量,「你什么意思?」 「你装病设局一场,目的不就是我吗?心头血入药……真是可笑。」我抬眸睨着她。 这一切伪装被骤然堪破,她眼底浮现出几分慌乱无措。 可片刻之后,她又定下了心神,嚣张地笑道:「那你还不是为了太子来了吗?你的心上人亲自要你取心头血为别的女子入药,这种感觉痛彻心扉吧?」 我缓缓起身走到她的榻前,伸手捏住她的下颌,微微用力,居高临下地看着她,轻笑道:「你还真看得起他。」 她的眼底闪过错愕与畏惧。 「既然你想让我担一个大义救人、菩萨心肠的名头,那我就如你所愿,今日我既来了东宫,想来太子妃不日便会病愈的,对吗?若不能病愈,那便是时候让众人看看太子妃的把戏了。」我缓缓说道。 她听懂了我话中的威胁,而后眼底闪过不甘,辛苦她机关算尽,却像一个跳梁小丑一般。 我缓缓松开了手,转身便出了房门。 太子在院中焦急等待着,看着他这般模样,我随意说道:「太子妃不日便会病愈的。」 他不明所以,而我安然回府,哥哥不明白为何我全身而退,依然成了太子妃的救命恩人。 太子妃病情好转,渐渐「病愈」,宫中的赏赐源源不断送到姜府,我却未看一眼,只能说孟元熙这次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,只能硬着头皮认下是我救了她。 这两次,皆是我占了先机,而她病愈之后,似乎乱了方寸。 因着先前的种种举动,以及此次太子扔下要案匆忙回京之事,陛下对她越发不喜,对太子也渐渐流露出失望之色。 她急于挽回地位,更是频频出头冒尖。 她预言西南蛮邦,将生异动。 而数月之后,西南之地便生暴动。 陛下打算秋日前往围场狩猎,她断言此行不吉,一力劝阻。 而围场之行,恰遇山体滑坡,泥石滚落。 次年雨季,她又言江南将会决堤。 …… 没想到桩桩件件全都应验了,一时间,天下人将其引为奇谈。 而各府之人也纷纷求见太子妃,请她测未来、断吉凶。 我于茶楼之中悠然饮茶,听着楼下说书先生拍着惊堂木,说着当朝太子妃的传奇故事,闻者无不震惊。那些人皆叹她是神女降世,这才能预知世事,各个脸上皆是膜拜之意。 我放下一锭银子,在那一片喝彩声中悄然离开。 孟元熙,这一世,终究是你心急了。 9 在东宫宾客盈门之时,天下第一相师许复亲自出山,拜见天子,言星象有异,妖女降世,祸乱江山,触怒天意,降下天罚,若长此以往,国祚不稳,朝代更迭。 此言一出,矛头直指东宫。 坊间流言更是越演愈烈,那些说书先生从归元寺火灾讲起,历数孟元熙被救前后性情变化之大,判若两人,更言及她当日所作之策论,遍历世事,洞察天下,绝不可能是一个深闺女子所作。而她此前在京都闺秀中泯然众人、毫无才名,转而一夕之间,才华惊世,实在反常之极。 其后更是频频异举,女扮男装参加科举,还蛊惑太子为其空置后院,更能预测未来,断世事吉凶…… 而太子自从遇见孟元熙之后,亦是不复从前之贤德,而今色令智昏,懈怠政事,罔顾祖宗规矩与法度。 此间种种异相,皆是妖孽作祟之相,就连街上童谣也都唱着「妖女出、灾祸生、江山乱」。 联想到相师之言,坊间百姓皆说原来并不是孟元熙能预知灾祸,而是她本为妖女,勾引储君,引下天罚,带来灾祸。 我不过稍稍推波助澜,短短月余,她已经从百姓心目中的神女变成了带来灾难的妖女。 而杨氏一族趁机上奏,请求绞杀妖女,还天下太平。坊间响应者众,附上万民书请愿。 帝王下旨,将孟元熙即刻下狱。 事发突然,而她仍沉迷于旧梦,她想不通为何自己一夕之间能从众人追捧的神女变成了妖女,成为了人人喊打的阶下囚。 我与哥哥站在茶楼高处,哥哥不免唏嘘,「昔日尊荣加身,风光至极,今朝却四面楚歌,人人喊打……」 我抬眸笑道:「这难道不是必然的结果吗?她从不在意世家生存之道,今日苦果,早有预兆,太子为她忤逆圣意,满京女子虽羡慕这般深情与荣宠,可是终是成了众矢之的,帝王不喜,满堂朝臣口诛笔伐,杨氏一族心有不忿,孟元熙算是亲手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,而今恰好是墙倒众人推罢了……至于她是神女还是妖女,又有谁真正在意?」 哥哥点了点头,而后长叹一声。 这一世,孟元熙输得比我想象得更快,许多事和她预料的根本不一样,而我行事抢占先机、不按章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