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结局)+(全文)苏姚萧钰(古籍通古代,王爷拉着我拜堂成亲:结局+番外)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(苏姚萧钰)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(古籍通古代,王爷拉着我拜堂成亲:结局+番外)
![]() 让婆子回去传话,与侯爷商量一下,把她说的那块地契拿来换人。 婆子听从魏老夫人的吩咐,回侯府传话。 婆子回到平义侯府,宣王府的士兵已经提前一步把防汛应急背包和望远镜送过来。 平义侯府正堂。 众人正在兴致勃勃地一件一件自应急背包中取出的物件,摆弄起来。 魏城拿到手电筒,神情激动地转身出了正堂,站在廊前,兴致盎然地将强光射向黑漆漆的院子,觉得十分新奇。 平义侯则是神情严肃地坐在首位。 拿起望远镜,往眼睛上一放,透过望远镜看到几乎贴到近前的侄子魏城放大了数倍的后脑勺,便知望远镜的用途。 紧紧握住手里的望远镜,不禁陷入沉思。 多半,宣王就是用望远镜才断定洪峰何时过境的。 只是,宣王手里的望远镜从何处得来? 望远镜若是能用在军中,能极大地提升军中的侦察能力。 士兵们可以利用望远镜远距离观察敌军的部署,为作战决策提供关键的情报来源。 在沙场上,望远镜有助于指挥作战的将军更好地了解战场态势变化,及时做出调整。 在平日里的训练中,望远镜也是很有用处的,比如可以用来观察士兵的整体操练效果。 望远镜实在是太好用了,可以大幅度提高军队的侦查、作战和指挥能力。 “老爷,婆子回来传话了,母亲有话交代。” 侯夫人的话,把平义侯的思绪拉了回来。 鹰隼般锐利的眸子射向回来传话的婆子。 婆子的视线接触到平义侯骇人的目光,脖子一缩,小心翼翼走上前回话。 她把老夫人与宣王的对话原封不动地重复了一遍,末了,才说了老夫人的打算。 婆子的话,落入正堂每个人的耳中,包括在廊前玩手电筒的魏城。 魏城听说祖母要舍了家中地契,愤怒地走进来,开口反对。 “伯父,宣王竟然把侯府比做强盗,咱们就该亮出手段,叫宣王看看得罪侯府的后果,不必与宣王做什么买卖。” “不可。” 魏二爷上前劝阻儿子魏城。 “怎么不可以了?”魏城强势反驳,觉得宣王就是一废物王爷,没什么可怕的。 “宣王只是在虚张声势,面上说得好听,说是想与侯府做买卖,可是咱们的地契都还没给出去,他就眼巴巴地把东西先送了过来,其实就是怕了,他怕咱们侯府。” “知道用几个家奴的性命拿捏不了侯府,只是拉不下王爷的脸面,想叫侯府主动贴上去。” “宣王也配?” “城儿,宣王绝不是你想的这么软弱无能。”魏二爷有自己的见解。 “宣王主动送来东西,是不希望你趁着夜色去抢灾民手里的东西,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扰乱人心,破坏抗洪抢险的积极氛围,你可知,今晚才是保卫府城的关键时刻。” “爹,你怎可涨他人威风灭自己的气势。”魏城表示不服。 “城儿,爹说的是事实,若是洪水不退去,一直保持最高水位,加高的堤坝迟早抵不住洪水强大的压力,府城仍然逃不过被淹的命运。” “宣王前期解决赈灾粮食短缺,以及带领灾民抵抗住洪水的努力将付之一炬。” “你说,你是不是打算半夜带着人出去抢?” 魏城被魏二爷揭穿,梗着脖子不承认。 “爹,没有的事,我怎么会去抢低贱灾民手里的东西,你不帮着侯府说话,却替宣王当说客tຊ,偏帮宣王,爹,你是不是私底下收了宣王的好处?” 魏二爷看着见识有限毫无城府的儿子,有些失望。 “城儿,你祖母亲自去了宣王府,难道你的祖母私底下也收了宣王的好处?” 这话,魏城不敢接。 确实,祖母就是收了宣王的好处。 煤炭和柴火炉就是。 儿子再鲁莽,再纨绔,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,魏二爷耐心地解释起来。 “城儿,你可知你祖母为何如此重视宣王,那是因为宣王一来,并州这块地界就出现了第三股势力,会打破侯府与知府之间多年来保持的微妙平衡,更何况宣王时不时拿出新奇的物品,连你祖母她老人家都没见过……” 魏城听不得自己的爹偏帮外人,他在府城嚣张惯了,连宣王都瞧不上。 “爹,宣王灰头土脸被逐出都城,他也能算一方势力?要兵只有区区一千士兵,要地,也只有一百顷的地,哪个就藩的王爷像宣王这样寒酸的?比不上侯府的一根小指头,爹你也太看得起他了?” “他要想在并州过上舒心不憋屈的日子,就该看侯府的脸色行事,根本不必与他做什么买卖。” “东西已经送到侯府,不必把葫芦江边的田产送出去,那些田产虽说已经被洪水冲毁的堤坝掩埋,彻底毁了,也不用白白给出去,侯府不能做这么没脸的事情去讨好一个废物王爷。” “你们都不要说话了,静一静。” 侯夫人在一旁听着小叔和侄子的争执,不耐地劝道,“老爷有话说。” 这话一出,魏城和魏二爷立时闭嘴,看向坐在上首位的平义侯。 平义侯眼眸深邃,二弟和侄子的话他一字不落都听了进去。 二弟说宣王在抗洪抢险一事上立了功,侄子说不能对宣王服软。 他们两人说的都没有错,且都有几分道理,但是,都不符合侯府的利益。 纵观这几天宣王的表现,尚不足以让他摸透宣王的底细。 很显然,从都城传来的消息,与他听到的真实的宣王仿佛不像是同一个人。 若说宣王懦弱无能,没有底气,他凭什么敢扣押母亲? 怎么敢说侄子是强盗? 怎么敢当着母亲说看上了侯府的田产? 他冰冷的眸子扫视了一圈正堂里摆放着的一百个应急背包,以及手里的望远镜。 不是说宣王无权无势,无依无靠吗? 那么,这些东西又是从哪里来的? 关键就在望远镜上,宣王本可以藏着掖着的,可是他并没有,而是主动送到了侯府。 可见宣王知晓望远镜对侯府的意义。 嘴上却又训斥说侄子做的事是强盗行径。 在他看来,宣王这样的做派,倒有点像敲打一下又给点好处的意味。 完全是上位者对下属的姿态。 宣王要是胸无大志,初来乍到,完全可以以不了解当地情况为借口,退到一旁,不沾染抗洪抢险这份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。 侯府和知府都不会说宣王半句不好的话。 可现实是,宣王不仅主动揽下抗洪抢险的苦差事,且冲在了最前头,身先士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