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人家王晓晓续集(王晓晓)章节在线阅读最近章节
![]() “唉,你这不是在捣乱吗,孩子都在这,就乱说,当心回去收拾你。”王晓晓故意对小惠伸了下拳头。 从谭婶婶家出来,舅舅站在街口,看见王晓晓她们,赶紧过来说:“妹妹,我们一起去看看罗书记吧,以前他对母亲挺好的,经常去看老母亲。” 大姨妈在母亲背后拉了拉母亲的衣服,小声说:“别听他的,他欠了别人的人情,想让你花钱去还。” 母亲说:“都好多年没见了,就不去了,你想去就自己去吧,我们要赶回城里,明天早上还要还有其他事情呢。今天太晚了,大家都累了,你没看到两个娃娃都瞌睡了。” 舅舅还在坚持:“你又不是不认识,小时候对咱们家可好了,后来你们都出去了,家里很多事情麻烦了人家不少呢。” 母亲知道这都是舅舅在作怪,一定是他请罗书记办了事,人家爱看在外婆的面子上,不好意思拒绝他。 王晓晓没有搭理舅舅,抱着琪琪直接往外婆的老房子走去,车就停在街口等她们。 大姨妈直接拉着母亲走了,舅舅很无奈地在后面说:“妹妹,你怎么这样啊,罗书记是认识你的。” 车上的人都到齐了,孩子们都在大人怀里睡着了。 到了遂宁,住在宾馆里,大家商量,明天怎么走。 大姨妈的意见是返回成都,在成都休息几天再去重庆。 父亲的意见,明天直接从遂宁到重庆。 母亲自然是听从了父亲的意见。 王晓晓建议明天一大早去拜一下观音菩萨。反正她们住的地方离观音庙不远,拜完直接去汽车站,时间来得及。 母亲也相信这些,父亲则有些反对:“信那些封建迷信,王晓晓,你还是读了十几年书的人,白读了,竟然跟着那个神婆婆信这个那个的,我就不信。” “你不信,你在妈这里养病的时候,没少吃二伯母给你的开的小偏方。” “那还不是为了哄老母亲高兴。” 王晓晓打定主意,明天要去观音庙,为自己的两个孩子祈福。 大表哥不相信这些,二表哥和五表哥相信,大姨妈也相信,还说了很多灵异事件,一个晚上,大家都在说人的灵魂如何如何。 该睡觉的时候,毛毛说:“二姐,有点害怕哦,今晚上听得太多鬼故事,脊背都是凉的,尤其我妈更迷信。” “信则有,不信则无,别想就啥时候没有。好好睡觉,明天陪我去观音庙。” 第二天早上,六点半,王晓晓就带着两个孩子到了观音庙。 小惠不进去,他是军人,自然不相信这些,父亲是压根不行,在外面看风景。 母亲、小婶和毛毛,一群女眷进了观音庙。 王晓晓把一千块钱放进了那个功德箱里。 从观音庙出来,吃了早饭,去了火车站,坐上了去重庆的大巴车。 重庆的山很大很绿很美,都能那个山路也是九曲十八弯,折弯还没结束,下一个弯就出现了。 到达重庆正好中午,简单吃了点饭,直接坐轮船前往涪陵。 这个船有点破旧,买的二等舱,四处漏风,座位上的被子又薄又脏。三等舱的甲板上全是各种种地的农民,背着鸡的、小猪仔的,还有小孩子的,味道难闻,小孩子就地撒尿、拉屎,家长直接找个树叶擦了就扔到江了。 小孩子的哭声,大人的喊叫声和鸡叫猪叫声混在一起。 江风很冷,从漏着大缝的门窗吹进来,父亲说:“还真的有点冷啊。” 母亲说:“都是你要坐什么船,坐汽车多好。这下可好把人折腾的,别把两个孩子整感冒了。” 琪琪和芸芸有点晕船,只能哄着睡觉。 好不容易到了涪陵,父亲笑的嘴巴都合不拢。请了两个挑夫,把所有的行李都挑上,一群人从江堤走上来出了码头。 王晓晓的父亲多年未回,已经认不得这里的路了。只好给晓晓的大姑家打电话。电话是隔壁商店的,喊了半天,等了半天才传来大姑的声音:“是哥哥哦,那就来吗,打个车就上来了,就说到白桃公社白桃镇,跑车的都晓得,距离也不远,三十多里。” 父亲还在兴奋中,母亲已经开始不高兴了:“她们就不能来接一下我们,怎么走我们都不晓得。” “应该错不了,我们喊两个出租车就上去了,十几公里,出租车很快的。” 小惠说:“二妹,我们人多行李也多,不如先找个地方开个房,把行李放房间里,然后人去搭车,晚上,我们肯定要回来住宾馆,那么多人,大姑家是住不下的。” “好,听小惠的,爸,你先别着急,我们的行李太多了,人也多,到大姑家不方便,先去找宾馆放东西。”王晓晓在父亲耳边大声说。 “不用开宾馆,就带着东西去,你大姑家盖楼房了,现在房间多得很,怎么会住不下,都去,能住下。”父亲高兴地说,他把大姑家当自己家,大姑是不是把他当自己人呢? 在王晓晓的坚持下,小惠还是去找了宾馆开了两间房。王晓晓说:“估计大姑家有我爸妈睡觉的地方,我们几个就不奢望了,还是住这里好点。” 父亲噘着嘴,吊着脸怪晓晓不听话。 房间开好,行李放好,一行人搭了两辆车去了白桃公社白桃镇。 车到镇上,就是一条很短的街,零星的几栋房子,刷着白墙,屋顶是灰瓦,有一层有二层,山顶的云似乎就在头顶上,伸手可触的感觉。 街上没有人,父亲找不到大姑家,遇到一个从地里干活扛着锄头的人,父亲上前问:“王春兰家在哪里?” 那人指指眼跟前的那栋二层楼房,对着另外一个一层房子大喊:“王春兰,家里来客了。” “哦,晓得了。等我这把打完就下来。” 母亲的脸更难看,父亲则不计较,看着高高的山对小惠说:“我们老家还在是山里,这个地方是大姑家,条件比我们老家好。” 风景的确很美,房子靠山而建,东面的山似乎都在脚下,烟雾缭绕,我们刚才从城里出来,也是从山底一路盘旋绕上山顶的。 小惠为了活跃气氛,把相机拿出来给毛毛:“毛毛,给你妈和你大妈拍照片,这么美丽的景色多难得。” 毛毛接过相机给大家拍照,还一边故意逗着大家。 大约十几分钟后,大姑从旁边的房子里出来,看到父亲,高兴的跑过来:“哥哥,嫂子,彩玉,都来了,毛毛都这么大了,好乖哦。这是二妹一家吧?”大姑指着小惠和两个孩子说。 曾经她在新疆是见过小惠的。 大姑父也从那个房子里出来,笑着迎过来,和大家打着招呼。 一大家人跟着大姑进了跟前的二层小楼。 一楼没有住人,大家直接上了二楼,二楼的客厅很大,厨房和餐厅很小,客厅旁边是四间卧室。 大姑笑着介绍了自己的房子总共花了六万块钱,楼下就是放些乱七八糟的东西,人住在二楼,家里四个孩子,老三和他都在这里,其他三个都不在跟前,所以就给他们都准备了房间。 大姑家的房子明显是经过装修了,地面瓷砖、红色门及门套,天花也都有顶角线,家具基本都还是新的,木质沙发和茶几,电视机也很大,很可惜没有有线电视接入,只能是个摆设。 厨房很小,只是放了一个老式的煤气架,旁边的简易木架就是木板钉起来的,已经被油污盖住了原有的颜色。这个煤气架和木架和整个房屋显得格格不入。 旁边的餐厅小的只能放下一张四方饭桌,条凳放下来坐人,就没有多余的空间了,而且墙面没有刷白,是水泥清水墙,顶子能看到稻草和木椽子。 大姑忙着做饭,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一小节腊肉和一截腊肠,开始放锅里煮。 厨房太小,根本没办法进去第二个人,只能大姑一个人在里面转圈忙碌。 红薯粉条是这里的特色产物,大姑做了一大锅的腊肉炖粉条,还炒了一个绿叶子,叫不上名字,电饭煲蒸了满满一大锅米饭。 饭快好做的时候,戴老三带着自己女儿回来了,这个女娃刚上一年级,自来熟,见到一屋子人疯的不得了,嘴巴就没停过。不是说话,就是吃琪琪和芸芸的零食。 饭桌上放了一盘生的花生米,大姑说:“哥哥胃不好,吃生花生养胃。” 一盘腊肠切成薄片,打鼓的刀功了得,切得腊肠几乎透明。 腊肉炖粉条盛了两大碗,绿叶菜一盘,算是四菜国标吧。 大姑喜欢吃辣,腊肠是辣的,腊肉炖粉条也放了辣椒,白菜也是辣椒和花椒一大把,只有花生没放辣子。 王晓晓看了一眼桌上的饭菜,知道琪琪和芸芸没法吃,就带着孩子离开了:“你们先吃,孩子不吃辣,我给在包里找点吃的。” 小惠随身背的大包里都是孩子的东西。 晓晓在里面找出一袋方便面,用大姑家的煤气炉子烧开了水,泡了一袋方便面,里面放了一截火腿。 方便面的香味飘满客厅,老三的女儿英英也不吃饭了,直接喊着:“我也要吃那个面。” 大姑说:“你要问你二姑要,我们家没有的。” 英英一点没有不好意思,直接到王晓晓跟前,指着刚泡上的方便面说:“二姑,我要吃,你给我也泡一碗。” 王晓晓伸手去小惠的包里摸,就这一袋方便面了。王晓晓表情有点尴尬,笑着说:“要不,等妹妹吃完,我带你去商店买,商店都有卖的。” 英英拿起那个方便面袋子看了眼说:“我们这里的商店都没有这个样子的,我就要吃这个。” 王晓晓很无奈,从包里拿出威化饼干和面包给英英,英英一把打到地上,哭着跑回餐厅大姑跟前:“婆,我就要吃方便面,吃那个。”英英指着客厅里的王晓晓。 一屋子人都不说话了,小惠赶紧站起来,准备出门,王晓晓知道他一定是出去买方便面。 “妈妈,给姐姐吃,琪琪吃这个。”琪琪拿起刚才被英英打落到沙发上的面包递给芸芸,自己拿着威化饼干对王晓晓说。 王晓晓顿时眼泪就涌上眼眶,她没想到自己的女儿如此懂事,懂事的令人心疼。 方便面给了英英,王晓晓一点食欲也没有。 刚才搭车的时候,王晓晓就留了师傅的电话,准备晚上返城时喊人家过来接。 大家都吃了饭,聊了一会,大姑说:“都累了,就睡觉吧,明天还要早起带着大家去山里。” 王晓晓对小惠说:“你给孩子把衣服穿好,我去打电话叫车上来接我们。” 大姑一听王晓晓她们要走,一下子就站到门口说:“不行,我家又不是住不下,那么多的房子,每间房子都是大床,铺的盖的都有,不许走。这些都是给孩子们准备好的,她们回来住,现在你们住。” 几个拉扯之后,在王晓晓父亲的坚持下,王晓晓一家和小婶毛毛都留下了。 王晓晓一家四口一个房间,琪琪和毛毛玩的高兴睡在了毛毛身边,芸芸在晓晓怀里睡着了。 早上起来,太阳从山里升起,云一下让开,山里的雾也瞬间散去,这才叫真正的云开雾散。 吃了早饭,大姑家的老三雇了同村的一个面包车,价钱都说好了,来回一趟四百元。 面包车十二座,加司机刚好坐满。 大姑在车上就说:“嫂子,你们人多,我们家就三个人,车费该你们出哦。还有,二妹和你们要给我旅馆费,每个人一元钱,就是意思一下。毛毛和彩玉不用给钱,他们是母女,可你和哥哥,二妹和小惠都是夫妻,你们两家要给我,你给我两元钱,二妹给我四元钱。如果今晚上还住,就还是一样,明天早上给房钱。” 母亲还是懂他们这里的旧风俗的,就是夫妻二人不得在别人家过夜,如果过夜就要给旅馆费,如果不给,就会影响本家孩子的财运。可本家也有一个恶毒的招数,那就是等人家夫妻走了,她们用柏树丫点燃了满房子熏,这是说,把房子里这对夫妻当成私人给送走,这种招数不管有没有用,是对别人极大的不尊重。 重庆 是我的第二故乡 |
精彩图文
人面桃花长相忆(阮雾梨闻砚辞前文+后续)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(人面桃花长相忆阮雾梨闻砚辞前文+后续)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(阮雾梨闻砚辞前文+后续)
(顾遥陆征)顾遥陆征小说(月亮垂首)小说全集速览无广告高口碑小说
盛微雨叶谨川小说完整在线阅读(也曾爱你到最高点)前传列表
夏语栀许青瑶小说章节目录+序章(等风等雨等不到你)全书畅享在线
恨海情天无人许小说(凌洲白江楠言)(恨海情天无人许)在线畅读阅读连载中
从此陌路各天涯(温言初贺行舟)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_温言初贺行舟最新小说_笔趣阁
从此陌路各天涯小说(温言初贺行舟)+起点章节(从此陌路各天涯)阅读
(被网恋对象抛弃后我大杀四方季清和)顾笙季清和:结局+番外精品选集起点章节+阅读即将发布预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