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

: 铁扇美文微句子 哲理名言 浏览微句子内容

悠然锦绣小福女明悠悠小说全篇完整在线阅读(悠然锦绣小福女明悠悠)热门章节列表

qingyan 铁扇美文网 2025-02-28 15:56:23 25

快地道:“等我拿到手了,就按照书上写的方法来改良,即便这辈子吃不着好的味道,以后我的子孙后代能吃到也行啊。”

  陶县令被她的乐观感染了,味道好不好吃不在他的考量范围之内,只要能裹腹,老百姓有什么吃不下的呢。

  只是这种作物若真如所说的高产,商队未必不会注意,而到如今却从未透露过消息,怕是觉得奇货可居,想等他们的人脉铺开后再搏个大价钱。

  但真到那时候,这作物还会落在他们大瑜手中吗?

  明悠悠已经习惯了陶县令的走神儿,用小手在他面前挥了挥继续道:“今日我们与彩霞姐姐聊天,皆是由潮墨在一旁翻译,郑焕觉得他除了翻译之外,补充的应该更多,怕是有意想让我们知道一些,或者拿这个做试探。”

  陶县令惊讶了片刻,捋了捋胡子道:“说起来他们也来了快半个月,本县应该请人吃个饭,尽一尽地主之谊。”

  一中一少笑眯眯的对视起来,明悠悠叮嘱道:“您可一定要把那种子拿下啊。”

  县令大人的饭局安排得很快,当天下午请人过来,不到一个时辰饭局就结束了。

  直到人走了很久陶县令还在和师爷感慨,外邦人就是好相处,各个都是直肠子有啥说啥,比他们绕来绕去的省力气多了。

  原来商队的确如他们所料,本来是想在大齐献上作物搏一个功劳。

  他们家主原本只是个小士绅,还是因为这几年出海才攒了些家业,因此行事上格外谨慎。

  他们把一些稀奇作物做成熟食请大齐官员来赴宴,可惜那些官员只浅尝了几口便略过,反倒是对他们出海的事情颇感兴趣,有些问题问得还很露骨。

  再加上齐国对商人严苛,不仅税赋极重,地位也低,随便一个小吏都可以对他们耀武扬威,这让家主对齐国失望不已。

  等再去到梁国,发现情况也仅仅是好一些而已;反倒是从未放在心上的瑜国,不但在税赋上给了优惠,还对他们颇为礼遇,这让商队的人皆兴奋不已。

  “只是家主说这海外的种子未必适应我们中原的水土,能不能长成,能长多少就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了。”潮墨犹豫道。

  这也是他们不敢轻易献给齐国和梁国的原因,就是担心最后反倒会因为不及预期而被问罪。

  陶县令给他斟了一杯酒,安抚道:“这是自然,从遥远的海上历经艰辛带回良种已然不易,种子只要成活便是大功,若是高产,当另有重赏。”

  潮墨很高兴,用家主在信中教的话感谢了几句,然后有些扭捏地说出了自己的请求。

  他想在大瑜买一块地,让家人有个安定的居所,作为回报,他愿意带着自己的儿子,深入到更偏更远的部落,去为大瑜寻找需要的物品。

  送走潮墨,陶县令稍微醒了醒酒,便对师爷道:“加紧写个奏折给朝廷,封赏的事情要尽快定下来。”

悠然锦绣小福女明悠悠小说全篇完整在线阅读(悠然锦绣小福女明悠悠)热门章节列表

  贺师爷道:“这次商队家主没有亲自出面,就是给了咱们讨价还价的余地,大人何不再等一等?”

  “没有这个必要,”陶大人摇头,“若他们去得不够远,带回的物品不够贵重,那自然还需要试探一番,但是如今的情况,我只想让他们看到大瑜的诚意。”

  “那潮墨所提一事......”

  “此事倒比商队的事情更为棘手,”陶县令感慨道,“虽然他只求买地的资格,但实际想要的却是身份。如此一来,牵扯的范围过大,怕不是我等能决定的了。明日去书院把宗老请来吧。”

  宗老大人年前摔了一跤,身体便虚弱下来,原本以为自己大限将至,都准备第三次散家财了,结果没想到喝了几副药,又重新活蹦乱跳起来。

  甚至身体比以前还好,像陶县令求教这样的事情,老头儿一律拒绝他们上山,非要自己过来活动活动。

  听完陶县令的讲解,宗老问道:“那商队家主对潮墨如何?”

  “看样子是极为信重的,但我听说家主的身体这两年不是很好,估计潮墨担心他的后人未必如家主一般宽和。”

  别看潮墨如今是商队的二把手,但他的身份还是奴隶,不仅财产,全家老小的性命都是主家一句话的事。

  陶县令道:“我因为冯管事打开了草原的联系,而商队因为潮墨的指路繁荣了一个家族,这些人的力量不可小觑啊。”

  宗老皱眉,“家仆奴仆何其之多,你说的却是个例。”

  “就算万中有一,不,哪怕只是十万人中出一人,于咱们瑜国却是大幸。”

  “买卖人口自古有之,你想要改变,将会牵动多少人的利益?”

  “此事关系重大,我自当徐徐图之,但总要给人一些希望,比如若有重大功劳者,可为子孙赎身。”陶县令讨好地笑道,“但谦只是区区县令,在朝堂人微言轻,所以想请您老助我一臂之力。”

第231章 后续

  “你可算不得人微言轻,”宗老啧道,“此事也是陛下的主意?”

  “您老说笑了,昨日才和潮墨吃了酒,奏章还未送出,陛下怎么会知道。”

  “怕是他知道了,也和你想的一样。”宗老摇摇头,伸手道:“拿来吧。”

  陶县令惊讶,“拿来什么?”

  “装什么装,”宗老哼了一声,“你的奏章没有送出,不就是等着老夫在上面签字吗。”

  其实还真不是,陶县令原本想让宗老给朝里几名重臣写信劝一劝,他等着把信一起送出。

  结果没想到老大人愿意联名上折子,这可真就是意外之喜了。有宗老的背书在,阻力会少上许多。

  宗老签好名字,轻叹一声放下笔问道:“此事又是那孩子的功劳?”

  陶县令颔首,“医治好番邦首领之女是关键,那孩子当为首功。”

  “商队之前去各地求医,闹出的动静极大,原本各路名医皆束手无策,如今却在瑜青这个小小县城被治好,”宗老皱眉道,“你打算如何善后?”

  陶县令明白宗老的意思是不想让明悠悠暴露于人前,一个十岁的孩子治好了世人公认的不治之症,这事过于惊悚,更何况若查出她之前拿出的那些东西......

  他道:“杨大夫已经找过我,言明医治方法皆来源于祖上传下来的医书,而必要之时,也可以公开他前御医的身份。”

  宗老沉吟片刻,“恐怕不够,齐梁两国一向在医术颇为自负,尤其是那几位名医,听说此事之后,肯定会派人来验证。而杨大夫既然在太医院就职


本微句子为铁扇美文网微句子频道哲理名言提供,版权归原作者qingyan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

相关阅读